10月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采矿展”或“展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如期开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李延江在致辞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推动煤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好能源安全保障和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他表示,我国煤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由速度向质量、由产品向品牌的三大转变。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技术和装备、智能选煤和煤矿机器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和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中国煤炭业界愿与国际煤炭组织、国内外企业和社会各界不断深化交流、拓展合作,共同促进煤炭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煤炭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用能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煤矿智能化建设纵深推进,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机、10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300吨级矿卡等一批全球领先的标志性装备成功投用,推动煤炭工业持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他表示,“十五五”时期,煤炭行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科技创新与煤炭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煤炭科技创新与设备进步要立足煤炭行业实际,顺应国际科技发展潮流,加快推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夯实煤炭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裴文田在致辞中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推动煤炭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坚持文化引领、执法倒逼、科技兴安、智慧强安、服务助安,始终把科技创新、装备提升、智能化建设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抓手,大力推进发展矿山安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他表示,中国国际采矿展有力推动了世界煤炭领域理念融合、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煤机技术装备务实合作,已成为世界煤炭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览会,成为加强国际煤炭行业交流合作、促进煤炭科技装备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纽带。
本届展会以“新质赋能、智启未来”为主题,搭建全球采矿装备业高水平合作平台,促进煤炭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煤炭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集中展示涵盖煤炭生产与加工全产业链的技术与装备成果,涉及智能化开采、安全生产、清洁利用、机电动力、露天采矿及新能源应用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装备技术,现场展出展品近1万件,参展设备实物重量超过1.5万吨。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其中,德国、美国、波兰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国煤科、山东能源集团中煤装备、郑煤机、西安重装、三一重装、华为、上海创立、Flender、MMD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悉数参展。现场观众预计超过15万人次,参展商数量、展会规模、展品内容均创历届展会之最。
据了解,中国国际采矿展自20世界80年代首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展会从最初的以国外最新设备为展示内容,到如今以国内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技术为主要展示内容,见证了中国煤炭行业和煤机行业四十多年坚持自主创新的风雨历程;从初步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的桥梁,到打开中国采矿业走向世界的窗口,再到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煤炭机装备技术交流专业平台,充分发挥了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与“连接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