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周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全球技术大会(GTC 2025)上宣布了一系列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试图淡化对人工智能(AI)泡沫的担忧,还称该公司最新的芯片有望产生5000亿美元的收入。
这是英伟达第一次在美国首都举办GTC大会,凸显了该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地位。据黄仁勋介绍,正与优步、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和CrowdStrike Holdings Inc.等公司合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各类产品。此外,该公司还发布了一套可将量子计算机与AI芯片相连接的新系统。
“我们已经到达了良性循环,这是一个转折点,”黄仁勋在白宫附近的会议中心对数千名与会者表示:“这非常了不起。”
本次演讲的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人工智能行业即将迎来的转折点上。黄仁勋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模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它们付费。因此反过来,这将证明昂贵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是合理的。
这番言论帮助缓解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投资泡沫的担忧。截至周二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近5%,收于创纪录的201.03美元。
黄仁勋在大会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根据他的预测,英伟达最新一代芯片的发货量将达到2000万颗,而前一代芯片Hopper整个生命周期的出货量总计也只有400万颗,未来六个季度业务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黄仁勋还称,Blackwell在亚利桑那州“全面投入生产”。
总之,黄仁勋和他的同行们坚定地认为,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世界经济,而计算机建设是物有所值的。
广泛合作
英伟达是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是从AI投资巨浪中获益最多的。但它的大部分收入仍依赖于一小部分客户,即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等数据中心运营商。
而且,随着AMD和博通等企业快速进军该市场、而像OpenAI这样的AI先锋也在寻求自研芯片,英伟达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此次为期三天的活动正是其扩大客户基础努力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黄仁勋宣布了以下合作:
与优步达成合作,后者将从2027年开始扩充一支由英伟达公司技术驱动的1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车队。作为这项合作的一部分,Stellantis将成为首批向优步提供英伟达驱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根据优步周二发布的声明,Stellantis将交付至少5000辆这种自动驾驶出租车,供优步在美国及国际市场运营。
与汽车制造商 Lucid Group Inc.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平台。Lucid周二表示,计划利用英伟达即将推出的系统所需的“Drive AV”平台和多传感器套件包括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或光检测和传感,使车辆能够更好地“看到”周围环境)。
英伟达向芬兰电信公司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此举有助于支持诺基亚从移动网络转向人工智能,并推动该公司股价飙升。
与CrowdStrike合作开发“永远在线、持续学习”的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代理。消息公布后,CrowdStrike的股价上涨。
Palantir与英伟达达成协议,将把英伟达的技术与该公司的Ontology平台相结合。该协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对物流的新洞察。英伟达表示,劳氏公司(Lowe's Cos.)将成为首批采用该技术的公司之一。
与礼来公司合作,打造由制药公司拥有和运营的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它将依赖1000多块 英伟达的Blackwell AI工智能加速器芯片。
“这些公告都表明英伟达有能力将其业务拓展到核心数据中心客户之外,”DA Davidson 分析师Gil Luria表示:“虽然这些项目与微软、亚马逊、谷歌和 Meta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资本支出相比相形见绌,但它们未来可能会为英伟达创造新的市场。”
10月29日,在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会及设备展现场,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携手举办成果发布会,重磅推出双方联合创新的六大核心成果,同时发布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及六大成熟应用场景。这批成果由2022年成立的山东能源-华为联合创新中心主导,云鼎科技联合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共同攻关,旨在为能源行业提供可规模化复制的智能化转型路径。
政策引领+技术攻坚 破解行业智能化痛点
发布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以前瞻战略眼光和扎实创新行动,成功探索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可复制、可推广路径,为行业转型树立了标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与服务者,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颠覆性技术创新,搭建高水平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助力优秀解决方案在行业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强在致辞中表示,自2021年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双方依托联合创新中心,以云鼎科技为数字化先锋,深度融合华为技术生态优势与山东能源集团丰富行业场景优势,成功打造5G+智慧矿业实验室、智能开采试验中心等一批前沿创新阵地,联合攻克高可靠矿用5G专网等关键核心技术,合作领域从煤炭主业逐步延伸至化工、高端制造等多个板块,一系列数智化成果正为传统能源产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发布会上,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副总裁陈银绪表示:此次山东能源与华为联创成果的集中发布,标志着双方已成功验证了一套将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行业知识(Know-How)深度融合的“工厂式”开发模式。这套模式正从煤炭行业走向更广泛的矿山、冶炼、化工等重工领域,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具备高复制价值的实践蓝图。
云鼎科技副总经理曹怀轩表示,继2023年盘古矿山大模型开创行业先河之后,已累计构建220余类AI应用场景,覆盖近百家单位,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智能化“云鼎方案”。今天,我们再度将AI的触角横向深入化工领域,孕育出更懂化工的“伏羲”大模型,致力于将其赋能于生产运营、安全管理、工艺优化等全流程环节,为化工行业智能化提供强大引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王丹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孙继平,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冯恩波,油气矿山军团副总裁吴海宇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成果发布。
联创六大成果亮相 覆盖全场景智能化需求
发布会上,双方重点推出六大创新成果,全面覆盖矿山生产、网络支撑、协同管理、平台赋能及非煤矿山领域:
1.矿山大模型新场景:聚焦多模态能力落地,基于视觉技术实现甲烷传感器监测、压滤机异常识别,提升巡检效率;在赵楼煤矿部署煤泥浮选智能控制系统,使浮选药耗降低0.05kg/t、精煤产率提升0.1%;依托NLP技术构建安全生产知识问答系统,知识获取效率提升超50%;在兴隆庄煤矿实现煤仓卡堵、人员入侵等全环节智能监管,降低事故风险。
2.综合承载网:以SRv6、FlexE硬切片技术打造工业生产环网,实现“一网承载”矿井全业务,具备5/10万兆大带宽,支持链路智能切换与分钟级故障定位,满足未来5-10年智能化发展需求。
3.班组协同交互通讯系统:研发煤矿行业首款矿用本安型骨传导耳机,融合双重降噪算法,在杨村、滨湖等矿井实现工作面任意位置即时通信,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区队协作效率。
4.云鼎仓颉智能体平台:通过低代码编排降低开发门槛,构建企业级安全体系。目前已实现知识获取从小时级缩至秒级,数据分析耗时压缩至3分钟,设备预测性维护闭环管理落地。
5.云鼎神农数字化平台:以“应用组装+系统集成+AI开发”为核心,解决企业80%通用数字化问题,已在36个项目落地,累计创造超千万元经济效益,当前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
6.非煤矿山智能化解决方案:整合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全环节能力,提供井下环网、综合管控平台等设备与系统,已在武穴民本矿、陕西庞家河金矿、锡铁山铅锌矿等项目成功应用。
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 全面开启产业落地应用
除矿山领域成果外,发布会还重磅推出“云鼎伏羲化工大模型”以及六大高价值应用场景。该模型由云鼎科技历时2年研发,深度融合化工工艺机理、专家经验、设备及质量数据等融合训练而成,已在榆林能化、鲁南化工、未来能源等化工企业落地应用。
1.气化配煤智能优化:构建高精度煤质预测模型,灰熔点、黏温特性等指标预测偏差<3%,煤质检测周期从1-2周缩至5分钟,吨煤成本降低0.5元,减少气化炉非计划停车风险。
2.甲醇精馏工艺智能优化:融合AI大模型与APC先进控制,实现吨甲醇蒸汽消耗量下降3.95%,年综合创效300多万元,同时降低废水中甲醇含量。
3.低温甲醇洗运行优化:通过“AI+机理+APC”技术,使操作频次降低90%,提升装置运行稳定性与能效,向“黑屏操作”迈进。
4.AI综合分析识别与预警:覆盖20余类风险监测,异常事件发现时间<3秒,告警准确率超92%,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型。
5.带式输送机智能监管:部署64台高清摄像仪,实现皮带跑偏、溢煤等异常实时预警,巡检工作量降低70%,可联动紧急停机防范事故。
6.硫回收智能巡检:在关键区域安装14台设备,精准识别火焰异常、人员误入等风险,识别准确率超95%,降低硫化氢泄漏事故隐患。
此次成果发布会既是双方技术攻坚的结晶,更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实践落地。面向未来,山东能源集团将持续深化与华为公司的合作,推动更多智能化成果实现规模化应用,为能源及重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智动能”,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化方向稳步前行,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贡献坚实山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