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5日电(记者谷业凯、李刚)2月24日11时3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广东陆丰核电项目双三代核电机组建设拉开序幕。
广东陆丰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已核准4台机组。其中,项目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分别于2022年9月8日和2023年8月26日开工建设;项目1、2号机组单台机组额定容量为125万千瓦,设计运行寿命60年。项目1号机组工程建设将引入模块化施工、数字化建造、自动化焊接等先进建造技术。
广东陆丰核电项目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每年可等效替代标准煤157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69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11.7万公顷。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胡森林: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迈进
中国能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二级管理专家、总经济师 徐进:详解“十五五”能源规划十大重点任务
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王志轩:对“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高峰:新型电力系统五大特征辨析与新形态建议
【陕西】友好型光伏电站设计通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