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中心日前发布最新研究称,预计到2029年,英国商业化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中标电价将会低于目前的电力市场批发价,这意味着届时浮式海上风电不再需要补贴就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真正的“平价”。
该中心所属的浮式海上风电卓越中心(FOW CoE)发布的《浮式海上风电:零补贴的成本降低之路》报告显示,要想实现浮式海上风电的“零补贴”,关键取决于英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根据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2020年12月发布的《第六次碳预算报告》,要想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在2050年实现100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目标,而浮式海上风电在其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FOW CoE在报告中预设了英国未来海上风电的三种发展场景,装机量分别为75吉瓦、100吉瓦和150吉瓦,并详细列出了潜在20吉瓦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的规划内容,包括位置、规模和技术形式等。报告编制团队利用“成本降低路径模型”量化了每种场景下浮式海上风电成本下降的幅度。
根据该报告,从中短期来看,苏格兰东部和东北部海域、英格兰东北部海域以及凯尔特海域是最具浮式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的区域。
为了促进英国浮式海上风电降本,报告研究者建议将2030年底1吉瓦的装机目标提高到2吉瓦,并在2030年启动4吉瓦的浮式海上风电招标;未来两年,着手安排在英格兰、威尔士海域的海床租赁工作,尤其是在凯尔特海和英格兰东北部海域,因为这些地点开发浮式海上风电更具成本优势。此外,英国还应该加快培育本土浮式海上风电供应链,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