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核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重点关注的领域。
今年全国两会,针对铀资源,李子颖第三次提交了关于加强铀资源勘查开发的提案。
据了解,2000年以来,通过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在伊犁、吐哈、鄂尔多斯、二连、松辽、巴音戈壁等6个盆地取得了重大突破,落实了万吨到十万吨级铀矿资源基地,不但重塑了铀矿勘查开发的新格局,而且使大型及以上规模矿床的资源量接近铀矿资源总量的60%,其中近一半为砂岩型铀矿,为地浸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
后来,为进一步落实北方盆地铀资源的开发,李子颖再次针对铀矿矿权提出提案,希望鄂尔多斯多种资源能够得到协调开发。在鄂尔多斯盆地,铀资源在最上层,煤油气处在下层,从开发设计的角度来讲,铀资源应该优先开采。
为了加快北方多能源盆地中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开发进度,切实提高战略铀资源的保障程度,实现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李子颖建议,一是将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连盆地中东部、松辽盆地西南部等地区列为首批战略铀资源国家规划矿区。